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机械工程学院“小翅膀”志愿服务队以青春之名赓续雷锋精神,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坐标。在助力心智障碍群体融入社会的同时,也搭建起青年成长的实践课堂,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成长答卷。
“智” 说南通爱心相伴
自新学期伊始,狼山景区与南通博物苑每逢周一、周五便迎来特殊的文化使者。“智”说南通,一鸣“精”人公益讲解项目如春风化雨,志愿者们以“1+1”结对形式,带领“心”青年们穿梭于张謇故里、漫步在滨江栈道。从青砖黛瓦的近代遗存到波澜壮阔的江海文明,志愿者们将专业讲解转化为生动易懂的互动对话,让文化传承成为打开心扉的钥匙。17次风雨无阻的陪伴,让32名“心”青年从最初的拘谨羞涩,逐渐成长为能主动与游客问好的“城市代言人”,更使志愿者们领悟到“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
多元共融 传递温情
3月3日、5日,“小翅膀”团队接连亮相钟秀街道公益市集与南通大学优秀志愿服务展示活动。项目展位上,社长张彦同学通过影像日志与数据图谱,向市民生动展现“融合教育+社会适应”的创新服务模式。“每个生命都应被温柔以待”的倡议引发强烈共鸣,现场收集286份爱心承诺卡。设置“春日来信”干花书签制作环节,让参与者在制签中感受“心”青年独特的艺术感知力。
向光而行 融合之路
站在新的起点,“小翅膀”助残志愿服务社将通过建立“高校专业支持+社区实践基地+企业融合岗位”三维体系,着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网络。在这条融合之路上,大学生志愿者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成为社会创新的践行者和自我成长的受益者。正如团队指导教师所言:“当年轻人用专业知识照亮特殊群体的前路时,他们自己的生命也被赋予了更辽阔的维度——这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共同成长的修行。”(来源: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关工委 图文:黄晓杰 审核:顾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