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日期:2013-06-05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1837

机械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机械工程学院积极依托学校“百名企业家进校园”和“百名教授进企业”的“双百”工程这一载体。促进专业和产业对接,课程和岗位对接,基地与车间对接,科研与生产对接,实习与就业对接,培训与工种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院长与厂长对接。注重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积极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现将学院校企合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加强组织领导

    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机械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强化“服务地方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完善建立“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工作的有序开展,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了由学院院长、书记为主要负责人,分管副院长为具体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为具体责任人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并且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了计划、筹划、实施、反馈、总结的校企合作工作程序,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有效的实施。

二、目标管理,注重校企合作工作的管理运行

机械工程学院在校企合作办指导下,按校企合作工作的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的要求,通过各种监控方式来保证校企合作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学院确定各教研室、各岗位的校企合作职能,明确校企合作的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标准、质量有标准,形成科学的校企合作考核体系。

三、解放思想,创新校企合作的多样化机制

    机械工程学院以行业和企业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院发展规划目标、所设专业教学和科研开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在教学环节中,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机械工程学院现总共有校外实训基地30个,保证重点专业有5-6个校外实训基地,其它专业4~5个,确保毕业生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历。根据高职院校实际,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原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上,机械工程学院解放思想,开拓多样化、灵活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1、“产学研结合”的自我发展模式

机械工程学院与南通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星维油嘴油泵有限公司、南通航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国盛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友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南通永泰锅炉压力容器厂、南通红星压力容器配件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产业研”校企合作协议。南通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南通市产学研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2、“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双向联合合作模式

机械工程学院与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通能精机有限公司、南通大地电器有限公司等12家地方骨干企业签订紧密型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学校“十佳校外实训基地”。

3、“依托区域优势,合作办学”的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

机械工程学院与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上海依科汽车工贸公司、南通大生丰田特约维修站、南通西威电梯有限公司、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锡分公司等几十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协议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共建实验室、设计室、生产线引进入学校,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办学模式。

四、借用外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工程学院深刻认识到,传统观念支配下学院专业发展所需的师资、技术设备和实训场所都靠自己建,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人力、财力难以支持,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充分发掘社会资源的潜力,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建成与产业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实训基地,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社会办学网络,不仅可以减少投资,而且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工程学院积极利用企业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与师傅、企业工程师的对接。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要求所有专业教师,不断深入企业,使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内与国际新理论、新进展情况;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通过参与生产和技术改造等实践,通过共同建设数控重点实验室,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二从企业选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三是加强与校外专家的沟通,定期召开校外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议,征求专家对专业建设的意见,提高学院办学质量。

 

机械工程学院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基础上,相关专业教师注重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具有很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高职学生认知结构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特色教材。与南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了《数控机床及编程加工方法》、《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编制及实施》等教材;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校外实训课程,把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充分体现到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专业技术实训方面有所依据,提高基地实训育人效果,促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工作技能协调发展。

五、统筹资源、构建面向企业的服务平台

    机械工程学院注重整合所有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服务于传统产业升级,构筑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立融产、学、研、创(业)为一体的科技服务实体。

 机械工程学院就与南通科技集团共同建立了“南通市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研究重点试验室”、“南通市数控技术服务平台”和“数控机床研究所”,并获得南通市科技局35万元的经费支持。

基于南通市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研究重点试验室,我院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一起,共同研究数控机床精度建模方法、误差测量与识别方法、加工精度预测和加工精度可靠性、加工误差补偿方法,以及利用重点实验室拥有的高精度高性能检测仪器为企业提供复杂产品形位公差检测、机床精度检测与修复服务。

基于“南通市数控技术服务平台”,我院为南通20多家地方企业提供数控技术服务。如陈广健高工主持南通东豪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数控龙门铣床研制》,产品已批量生产,创经济利润800多万元。

基于“数控机床研究所”, 我院教师在南通科技集团完成了如高速单边大载荷切削条件下双滚珠丝杠同步驱动技术、C63斜床身数控车床主轴动态失稳等项目的研究,提出了双滚珠丝杠驱动非平衡载荷切削变形模型,给出了基于重心理论的双滚珠丝杠优化布置方法,解决了新产品双滚珠丝杠驱动的同步问题;针对CA63型车床建立主轴动态特性数学模型,解决了主轴在特定转速区的振动频率与机床固有振动频率相重叠的问题;为南通科技投资集团提供了技术支持,有效提高了C63斜床身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并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陈振玉研究员级高工为南通科技集团主持研制VMC系列加工中心,获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六、订单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立足桥港时代,着眼产业结构调整,机械工程学院巩固传统专业、建设新兴专业、培育优势专业,为我市先进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院相继与振华港机、中天科技设立订单式培养班,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开设课程,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满足企业的需求。

机械工程学院也注重在紧密合作企业建立分校,开展职工培训。与南通星维油嘴油泵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大专层次“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课程培训班,为企业培训人才。

七、科技服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机械工程学院积极落实“双百工程”,推进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开展科技咨询和服务。学院100%正高、90%以上副高职称的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行业专家、各类评审委员会委员,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机械工程学院教师除承担省市纵向课题外,近年承担的横向课题主要有:

①马敏莉副教授主要参与南通中科机械有限公司SN15-40吨散装水泥流动罐、RSG-100型干混沙浆搅拌机、LSY型螺旋输送机、SN15-40吨散装水泥流动罐等产品研制开发工作,已批量生产,创可观的经济效益。马敏莉副教授参与南通高中压阀门有限公司特种大口径阀门的设计和开发工作,部分产品已开始投入生产,2009年创经济利润50多万元。

②张鸿晨副教授支持 “多功能烟滤棒成型机的研发”横向课题的研究。

③王叶萍副教授、王磊副教授主持“印染废水绒毛专用过滤设备自控系统 ” 横向课题的研究。

④顾蓉蓉讲师、季维英副教授主持 “50万平方米大气冷凝器的开发设计” 横向课题的研究。

⑤彭淑华高级工程师先后参加南通科技《CM6246精密卧式车床》、《XH714加工中心》、《X6332万能摇臂铣床》、《FU-77卧式升降台铣床》开发。彭淑华高级工程师与南通科技共同承担完成技术攻关项目《主轴性能对高速切削的影响》。

⑥张高萍高级工程师与企业共同承担南通市科技局应用研究课题《模具用超硬材料-电火花复合加工研究》。

⑦陈侠淑讲师与企业共同承担南通市科技局应用研究课题《多CPUF协同技术在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⑧陈旭东副教授、石剑锋讲师与南通同飞电容器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技术攻关项目《成型模具对电容器性能影响及对策》。

通过学院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同时,更需要加快完善法律规章,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0pt;fon�ml��X��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院100%正高、90%副高职称的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行业专家、各类评审委员会委员,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完成主要课题:

 

1、张鸿晨副教授支持 “多功能烟滤棒成型机的研发”横向课题的研究。

2、王叶萍副教授、王磊副教授主持“印染废水绒毛专用过滤设备自控系统 ” 横向课题的研究。

3、顾蓉蓉讲师、季维英副教授主持 “50万平方米大气冷凝器的开发设计” 横向课题的研究。

4、彭淑华高级工程师先后参加南通科技《CM6246精密卧式车床》、《XH714加工中心》、《X6332万能摇臂铣床》、《FU-77卧式升降台铣床》开发。

5、彭淑华高级工程师与南通科技共同承担完成技术攻关项目《主轴性能对高速切削的影响》。

6、张高萍高级工程师与企业共同承担南通市科技局应用研究课题《模具用超硬材料-电火花复合加工研究》。

7、陈侠淑讲师与企业共同承担南通市科技局应用研究课题《多CPUF协同技术在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8、陈旭东副教授、石剑锋讲师与南通同飞电容器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技术攻关项目《成型模具对电容器性能影响及对策》。

9、王磊副教授与企业共同承担完成技术攻关项目《压力容器材料韧性断裂的分析试验研究》。